由儲蓄鐵律「收入-儲蓄=支出」可領悟,消費再怎麼精打細算,能省的空間也有限度,即使自給自足將生活打回原形,全部支出極端的降為零,最多也不過是將整份收入都等於儲蓄,只有從工作上或是進一步理財投資,用力開源頭把錢賺進,收入無上限增加才能使儲蓄從此拉出新高度。
沒有走過的路我沒有實例經驗,無法掏心掏肺的跟你促膝暢談,過去的我只是個有業績獎金的上班族,領的薪水有隱性天花板,沒有創業做生意賺不了大錢,負荷不了高壓的高槓桿投資也不喜歡投機獲利,更是錯過能靠房地產輕鬆致富的年代,簡言之,我沒有一步登天的辦法。
我在頭緒空空,一株火苗都點不著時,就會去大量參考可以做為榜樣的成功案例,天馬行空的東抓西湊,看一看有沒有能拼接上我現況的法子,當中若意外啟發靈感,統統吸取下來寧可錯殺也不放過,一系列截長補短後,再揉合調整出一個個我能破釜試一試的辦法。
既然嫌棄賺得太少,存得不夠,那麼我就將觸角朝四面八方延伸出去,換換地方,嘗試挑戰新事物,付出百倍努力做業績賺獎金,我的收入曲線才終於出現突破性的飆升。
每個行業爭取高報酬的方式不太一樣,如果你是領固定薪資的工作想在本業上再多點收入,除了無技術性的耗時間,累積年資,就只能力求表現亮眼,積極殺出重圍拚升官,或是往同業晉級跳槽持續向上爬,如果是進了一家滿意的公司卻對工作內容不適應,只要你實力夠堅強,則可趁天時地利人和,再轉戰到不同部門的不同職務作進退。
能不自我設限,願意接受更多的不確定性,工作能力需求有交集的領域就列入考慮吧,格局放大,你的選擇也將產生更多種可能,譬如我,雖然業務時代兩腳一直踏在金融圈裡,但也是透過充實自我,考取數十張跨產業的金融證照提升競爭力,才從證券業跳保險業再輾轉到了集大成的銀行業,若你有更強烈的企圖心,願意做的再多,利用下班假日多進修幾門課程,也許是以實用性為主,抑或興趣、特殊專長也挺好,強化原有專業以外的其他技能,創造難以被取代的附加價值,定能開拓更廣闊的眼界,邁進更難以抉擇的好機會,總之,不滿意現狀就化被動為主動,出手替自己解套才能奪回下一步的掌控權,才能反過來主導你未來的去路。
《點燃你工作理財的企圖心,
用力開源才能拉出新高度!》系列
梅姬LU 思維創作|個人品牌經營|財務規劃指導
國立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碩士班畢業,
橫跨銀行、證券、人壽八年金融界業務資歷,
從本土龍頭銀行年度排名中嶄露頭角,躍升前三大外商銀行客戶關係維護經理,
現攢夠經驗值,匯聚能力,決定成就翻新。
 網紅的藏寶箱
							網紅的藏寶箱